2014年6月8日:莫言“蛙”小说的罗文译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我要欢迎大家参与一期特殊的节目, 题目有关于当代中国文学及其使命。 借此机会,欢迎大家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予以回答。
Roxana Ribu (洛河), 08.06.2014, 11:48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我要欢迎大家参与一期特殊的节目, 题目有关于当代中国文学及其使命。 借此机会,欢迎大家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予以回答。
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在反映中国社会现状的根本问题上是否扮演着重要角色?
几天前,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九届大型图书博览会“Bookfest”,为期4天的展览期间接待了成千上万读者观众,在罗马尼亚当今颇有名声的“Humanitas”出版社的展厅里发行了莫言的“蛙”这篇小说的罗文译本。
本台播送的节目中我们谈到过不少罗马尼亚人对中国文学的爱好。众所周知,中国和罗马尼亚人民在近代史上有许多相同之处、相同的经历、相同的遭遇。这使罗马尼亚人比了解意大利人更容易地了解中国人。除此之外,不少罗马尼亚人想深刻了解中国的愿望也体现在对中国文学的爱好上。
尽管如此,近20年来很难说有多少中国当代文学家的小说被翻译成罗马尼亚文。除了有经验的翻译中国文学译者很少之外,他们在罗国出版社中几乎没有发言权:由于经济条件的缘故,出版社宁愿挑选在国际市场已享有名声的畅销书,很少接受译者的建议而选择出版不太有名气的小说, 因为有商业的风险。
莫言并不名列于大量作品被翻译成罗文的作家中。他至今的罗文翻译作品只有四部,就是红高粱、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和蛙,除此之外还有马健、阎连科、姜戎等作家作品。
谈到这里我要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你们认为中国作家的小说谈到的是中国的状况还是表达个人的意见?你们可以选出在介绍中国特色上更有代表性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吗?并且你们认为中国作家的小说值得被翻译成类似罗马尼亚文的外文吗?为什么?
尽管大家都认为莫言的小说很有魅力,但不是很容易读的作品, 因为正如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的讲师兼本台的合作者木古列老师所强调的,莫言不允许读者放松,而是让他同情书中的人物和作家本身。
谈到刚刚完成的译文,中文系的主任韦珊教授指出,经过对作品的拆除和重组的创伤后,译者必须沉默。不过,积累几十年教书经验的韦珊教授却想说莫言的小说对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很高,一方面因为容纳了古典文化的因素,小说结尾部分是用元朝戏剧风格写成,正如木古列老师所说, 这种流利的译文保持了原文的节奏和特点。
另一方面,因具有普遍性,莫言的小说有代表性。不仅是经过计划生育等各种沉重的历史时刻的罗马尼亚人,而且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进入小说所涉及的人类基本价值的气氛中。
正如韦珊教授指出,小说谈到的是创建和摧毁、罪恶和内疚这些题目。提出人类内心的关切,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某个时刻自问,我从哪儿来,世上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如何参与人类的进步,甚至那些采取被动立场参与摧毁世界的人会有道义上的责任感和罪疚感。
韦珊教授得出的结论是,“蛙”这篇小说的主题是生命很宝贵,必须予以保护和滋养。莫言以他的娴熟的技巧和创造力值得赢得诺贝尔奖。
现在要回到问题:你们读过莫言的小说吗?你们如何看待罗马尼亚的专家和普遍读者对莫言作品的解析?对你们来说“蛙”这篇小说传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请大家考虑这些问题并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因为我相信所有爱好中国文学的罗马尼亚读者都很希望知道你们的看法,就是莫言的 同胞如何看待莫言这位作家。 欢迎您用本台的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信或将您的想法录制出来寄给我们。 《友谊纽带》节目的编辑洛河感谢你们的收听,祝大家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