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9日:罗马尼亚哲学家康斯坦丁·诺伊卡逝世35周年
康斯坦丁·诺伊卡(Constantin Noica)这位罗马尼亚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1909年诞生于罗马尼亚南部泰勒奥尔曼县(Teleorman),1987年12月4日在锡比乌(Sibiu)去世,距今已有35年了。他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文学与哲学系就读,并在1931年藉着一篇研究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思想的论文毕业。
Steliu Lambru, 19.01.2022, 16:31
康斯坦丁·诺伊卡(Constantin Noica)这位罗马尼亚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1909年诞生于罗马尼亚南部泰勒奥尔曼县(Teleorman),1987年12月4日在锡比乌(Sibiu)去世,距今已有35年了。他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文学与哲学系就读,并在1931年藉着一篇研究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思想的论文毕业。他被罗马尼亚式存在主义的思潮所吸引,这个思潮的主要代表中有他的老师纳耶·约内斯库(Nae Ionescu)。在1930年代,他吸收了罗马尼亚年轻精英聚集的Criterion文艺协会所传布的理念及思想。1940年,他在法国进修一年之后返回国内,为他的哲学博士论文进行答辩。他同年前往柏林的罗马尼亚-德国学院进修直到1944年,就是罗马尼亚退出纳粹德国联盟的那一年。当他在德国居留的期间,诺伊卡参加了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哲学课程。
二战结束时,共产党在罗马尼亚上台执政,1949年诺伊卡被宣判在肯布隆·穆斯切尔(Campulung Muscel)强行软禁。1958年因他组织的“诺伊卡-比拉特”团体在举办非正式聚会时被逮浦,调查,并与所有参会的人一同被判处25年的艰苦劳役。1964年获释后,在罗马尼亚科学院的逻辑研究中心就职。在那儿与加布里埃尔·利伊恰努(Gabriel LIiceanu)、索林·维耶鲁(Sorin Vieru)、安德列·普莱舒(Andrei Plesu)、安德列·科尔尼亚(Andrei Cornea)等罗马尼亚著名知识分子结成朋友。1975年他退隐到离锡比乌(Sibiu)15公里的山区疗养地波尔蒂尼什村(Paltinis),在那儿接待那些对当时的哲学问题寻找答案的文人。诺伊卡的著作包括32部有关哲学、美学、文学和艺术评论的作品,其中20部出版于在世时,12个部在逝世后。
哲学家兼散文家安德列·普莱舒(Andrei Plesu)是诺伊卡的弟子之一。他说,他在学术上的培养应该归功于那些“囚犯”,就是被共产党监禁的知识文化精英。康斯坦丁·诺伊卡是这些囚犯之一。安德列·普莱舒说:“我很幸运得到那些‘囚犯’的指导。他们对我有着决定性的培养和帮助,让我在学术上恢复与前代人的联系,这就对我年轻时的发展非常重要。我很幸运,很早就有机会结实亚历山大·帕雷奥罗古(Alexandru Paleologu)、塞尔久·阿尔·乔杰(Sergiu Al George)、雷穆斯·尼克雷斯库(Remus Nicolescu )、特奥多尔·尼克雷斯库(Teodor Enescu)等人。我同学当中有一位攻读神学,之后被监禁,年龄比我大十岁,是艺术史一年级的学生,名叫马林·塔兰古尔(Marin Tarangul)。我非常尊敬他,因为年龄比我大,攻读过神学,坐过牢,是一位谦逊的君子,家里有很多好书。除了有高深的修养之外,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监狱经历,但他丝毫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快乐。他把我推荐到我当时因刻意认真学习而倾向于避免的布加勒斯特波西米亚文化圈子。我在他的指导下重新找到了充满活力的青年社团。有一天,他前来告诉我:注意啦,有一位你肯定没听说过的先生开始在《罗马尼亚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他名叫康斯坦丁·诺伊卡。他当时刚刚开始发表其著作《罗马尼亚语的言说》中的一些片段。马林对我说:你读一读吧,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语言”。
安德列·普莱舒在了解诺伊卡的著作,接着认识哲学家本人后,开启了他的全新存在和文化视野。他说:“读了他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与我所了解的声音完全两样。我当时接受英语辅导,女教师名叫梅里·波里赫罗尼雅德(Meri Polihrnoiade)是在监狱里逝世的教育家波里赫罗尼雅德的遗孀。而她现在的丈夫勒泽勒斯库(Lazarescu)律师与诺伊卡一起坐过牢。我因与勒泽勒斯库和塔兰古尔有交往,所以就认识诺伊卡先生。勒泽勒斯库先生跟诺伊卡谈到我,马林把我带到诺伊卡在贝尔切尼(Berceni)住宅区,一座新公寓楼中的两居室住所里,他衣着体面,举止优雅地接待了我们。交谈一阵后,他建议给我们免费讲十次古希腊语的课程。这是我与诺伊卡先生之间友谊的开始。他对我说:‘如果愿意学习哲学的话,你就非学德语不可。快快开始学德语吧!’于是就给我了一些书看。”
康斯坦丁·诺伊卡因他博学的著作及他对古希腊哲学家著作的译本而被列入罗二十世纪哲学史中。他也是品学兼优的学术界的典范。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