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罗马尼亚和德国上世纪40年代反犹太人政策
在上世纪40年代上半叶,罗马尼亚不仅在战线上,而且在制定反犹太政策上都是德国的盟友。两国尽管是盟友,但在对犹太社团的对待上有差异。德国实施了逐渐消灭犹太人的政策,1942年后这项政策更加激进,“最终解决方案把此政策推向顶峰,把犹太人驱逐到波兰领土上的集中营予以屠杀。与此不同的是,罗马尼亚实施了弹跳性的反犹太人政策,以极端的态度开始,以拒绝将犹太人驱逐到集中营而告终。
Steliu Lambru, 21.01.2019, 12:52
在上世纪40年代上半叶,罗马尼亚不仅在战线上,而且在制定反犹太政策上都是德国的盟友。两国尽管是盟友,但在对犹太社团的对待上有差异。德国实施了逐渐消灭犹太人的政策,1942年后这项政策更加激进,“最终解决方案”把此政策推向顶峰,把犹太人驱逐到波兰领土上的集中营予以屠杀。与此不同的是,罗马尼亚实施了弹跳性的反犹太人政策,以极端的态度开始,以拒绝将犹太人驱逐到集中营而告终。
克鲁日(Cluj)“乔治·巴里吉乌”(George Baritiu)历史学院的历史学家奥德马尔·德拉什克(Ottmar Trasca)描述了40年代上半叶,罗马尼亚在对犹太人问题上与德国的关系。德拉什克说,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罗马尼亚一直持反犹太人态度。安东内斯库元帅(Antonescu)在其种族政策方面得到德国的咨询和建议:“安东内斯库政府在1940年的铁卫执政阶段采取了罗马尼亚化政策,1941年1月,政府解体后继续实施这项政策。1941年3月,罗马尼亚把党卫队队长古斯塔夫·利西德尔(Gustav Richter)提名为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公使团负责犹太人问题的顾问。他的任务是什么?他与其他领域的顾问在安东内斯库政府的要求下,前来负责协调罗德反犹太人的法律。自1941年秋,特别是从1942年起,他负责准备在罗马尼亚实行“最终解决方案”。古斯塔夫·利西德尔在1941年和1942年通过的所有重要的反犹太人法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根除巴萨拉比亚(Basarabia)、北布克维纳(Bucovina de Nord)、德涅斯德河沿岸(Transnistria)和敖德萨(Odessa)地区的犹太人,罗马尼亚与德国有着紧密的合作。奥德马尔·德拉什克分析研究了德国的军事档案,找到了罗德两国之间合作不可置疑的证据。他说:“德俄战争爆发后,犹太人问题进入新阶段。德国的特别行动队在罗马尼亚领土上,更确切地说,在巴萨拉比亚、北布克维纳和德涅斯特河沿岸与罗军合作。共有4个别动队部署在南翼的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后面。D别动队以奥托·奥伦多道夫上校(Otto Ohlendorf)为首,在这个别动队犯下滔天大罪,共屠杀9万犹太人。我研究柏林司令部每天发送的报告时发现,他们经常提到与罗官员合作,每次都写道:‘双边合作很好’,军事方面也一样,包括警察和宪兵队。罗官员和安东内斯库政府对巴萨拉比亚、北布克维纳和德涅斯特河沿岸犹太人的对待令德国领导人目瞪口呆,我这里指的是希特勒本人。1941年8月19日,希特勒对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表示:‘在犹太人问题上,像安东内斯库这样的人的举动比我们至今的行动更为极端。’希特勒直接做出的这项声明有着深刻的意义。”
1942年6月,罗政府表示同意流放居住国外,持有罗马尼亚国籍的犹太人。于是,有5千名犹太人被流放到奥斯维辛(Auschwitz),大部分来自法国,他们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屠杀。但安东内斯库政府的态度不久就改变了。奥德马尔·德拉什克说:“1942年秋天发生了一个变化。众所周知,1942年8月,安东内斯库政府表示同意将罗马尼亚所有的犹太人驱逐出境,从蒂米什(Timis)、图尔达(Turda)和阿拉德(Arada)三县的犹太人开始。那么,最终他们到底为何没被驱逐呢?首先是因为韦列尔姆·费尔德曼(Wilhel Filderman)的干预。费尔德曼提到了安东内斯库的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这就是特兰西瓦尼亚问题。费尔德曼问道,匈牙利不驱逐犹太人,罗马尼亚驱逐他们还有什么用呢?犹太人的驱逐对罗马尼亚在与匈牙利的竞争上产生了许多问题。匈牙利从未驱逐过犹太人,德国对它施加的压力一直遭到抵抗。费尔德曼的论据产生了效果。其他干预此事的人士还有弗兰西格·诺伊曼(Francis Neumann)、尤里奥·马尼乌(Iuliu Maniu)和埃列娜王后。除此之外,1942年,美国政府通过瑞士驻罗公使馆威胁说,如果罗马尼亚不停止对犹太人的驱逐,就要对驻美国的罗公民进行报复。但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安东内斯库曾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至少明白了一个真相,就是德国被击败了。于是,从1942年12月开始,他不再把犹太人驱逐到波兰的集中营,而是允许犹太人移居到巴勒斯坦。”
罗马尼亚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几年里,在屠杀欧洲的犹太人政策上有过合作。尽管两国就“最终解决方案”持不同观点,但对这一悲剧性的历史事件共负重责。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
逸雪(翻译)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