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大统一百周年谈文化
2010年罗马尼亚将其民族诗人米哈伊·爱明内斯库(Mihai Eminescu)的生日1月15日宣布为国家文化日。而今年庆祝文化日时又适逢大统一百周年,因此在国内外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就罗文化面临的问题开展了讨论。
Corina Cristea, 23.01.2018, 11:41
2010年罗马尼亚将其民族诗人米哈伊·爱明内斯库(Mihai Eminescu)的生日1月15日宣布为国家文化日。而今年庆祝文化日时又适逢大统一百周年,因此在国内外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就罗文化面临的问题开展了讨论。
下面请听布加勒斯特大学的阿林·丘怕勒(Alin Ciupala)教授向大家解释为何需要一个国家文化日:“我们需要有一个回顾我们民族文化,让我们记起我们是罗马尼亚人的一天。但我认为,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目前为罗文化做了些什么,因为无论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否为此做出贡献,罗马尼亚因着加入欧盟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就是所谓的后民族阶段。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忘记我们是谁。欧盟不希望我们成为一些没有民族身份的公民,而是希望我们继续是罗人,但我们在什么程度上视自己为罗人,而不光是欧洲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处在生活全球化、物品自由流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不仅食品,而且各种价值都从世界各地传播到罗马尼亚。”
丘怕勒教授还补充说,罗文化是一个微妙的系统。是一个不论公共文化政策好坏,都能顺应新条件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很有价值,非常重要,与国内的文化政策毫不相关,是个地地道道的,无论何党执政都不需政府资助的文化,同时又能传到国外。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蓬勃发展。尤金·希米恩院士(Eugen Simion)表示,尽管如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应抛弃的文明、文化和历史。各民族的传统都应该保存下来并传给后代。如果失去它,就会失去民族认同:“我没见到任何一个党派说:‘文化是民族身份和认同的基本因素’。我们将会如何对待文化?我们必须有一个文化政策,一项国家方案。罗文化是罗人的责任,是手中掌握国家命运者的责任,主要是政界人士的责任。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忽视文化。”
罗总统克劳斯·约翰尼斯(Klaus Iohannis)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不会随着罗马尼亚欧洲一体化进程被边缘化,他拉响警报说:“三分之一的罗马尼亚人一年中连一本书都不读。我们的国家已经没有电影院了,罗语在政界人士公开演讲中成了牺牲品。在庆祝大统一百年之际,罗马尼亚应该围绕自己的文化实现统一。2018年和2019年与各国间的双边文化计划和未来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是我们迈上这个道路的契机。这并非是个轻松的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将会证明,罗马尼亚有能力通过文化为欧洲设想增添价值。”
罗马尼亚科学院为庆祝国家文化日举办了题为《大统一百周年之际的罗文化》研讨会。世界各地的罗文化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包括诗歌朗诵、音乐会、展览、戏剧表演、文学活动、电影放映、研讨会等。这几天的文化活动都是为庆祝文化日和大统一百周年而举办。1918年,罗马尼亚人居住的历史省份实现了统一。初步阶段是,1859年摩尔多瓦公国与罗马尼亚公国实现统一。接着,经过1877年至1878年的战争,在19世纪罗马尼亚民族复兴的背景下获得独立。最后,巴萨拉比亚(Basarabia)、布克维纳(Bucovina)和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王国落实了独立,建立了大罗马尼亚,这是罗马尼亚站在三国协约国一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