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第6届国际儿童节
布加勒斯特11月14日至20日期间举办了第6届国际儿童节。同时,电影节组织者为儿童也准备了34个工作坊。入场票和参加工作坊是免费的。在为期6天时间内,儿童和家人有机会观赏摄制的最新影片,并且电影爱好者还可以欣赏古典影片的回顾以及不少短片。
Nora Zainea(小玉), 20.12.2014, 10:14
布加勒斯特11月14日至20日期间举办了第6届国际儿童节。同时,电影节组织者为儿童也准备了34个工作坊。入场票和参加工作坊是免费的。在为期6天时间内,儿童和家人有机会观赏摄制的最新影片,并且电影爱好者还可以欣赏古典影片的回顾以及不少短片。儿童国际影片节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进电影院看影片同时参加有趣的活动。3岁至15岁的儿童有机会观看15部电影和100多部短片 。参与节日“竞赛”的大多数影片是今年在一系列著名电影节,如柏林或多伦多电影节中首次放映。被选的影片中也有一部中国片子“夜莺”,很受观众的欢迎。
儿童国际电影节为儿童与视听环境间的互动上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对于儿童成长后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带出心灵初步的感应、同时经过对话、辩论和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可以为他们带来贡献。在工作坊中,儿童们与电影界的专家相互配合。著名演员、导演、制片商、摄影主任和服装及梳妆台专家向儿童介绍电影院后台的工作情况。
罗马尼亚儿童电影节(Kinodiseea)属于欧洲儿童影片委员会,同时作为欧洲大陆献给儿童电影节的合作伙伴之一。电影节组织者是“都市”文化基金会,受到布加勒斯特5个区政府的支持。此次项目的资助机构是:罗马尼亚电影中心、布加勒斯特创造艺术传统中心以及国家电影资料馆。
广西电影集团聘请法国著名电影人费利普·弥勒(Philippe Muyl)担任编剧和导演,用一位外国电影艺术家的视角,面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故事。费利普·弥勒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国电影人。由于费利普·弥勒的艰苦努力,影片较好地摆脱了通常外籍导演在中国题材中的过客视角,使影片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接地气”的合拍片。
费利普·弥勒这样表述他的艺术主张,“我想用西方的叙述方式,讲述一个纯中国的故事,表现中国的现代感和人们的努力,告诉国外观众,中国是一个非常美丽壮观的国度。”费利普·弥勒用他出色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故事。
《夜莺》在法国公映后,受到法国观众的热情欢迎以及法国专业电影网站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入围了法国、美国、德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节或电影展。
影片中爷爷的饰演者李保田获得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领奖的时候,李保田说,该片子描述有关:“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两代人沟通的困难”。他认为,《夜莺》现实意义非同一般,同时呼吁老人、父母以及孩子们一起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希望这样正面、积极的东西能给社会、家庭带来更多影响。
影片第一出品人、广西电影集团董事长匡达蔼说,《夜莺》是一张生动的文化名片,证明中华正能量也能在西方主流市场得到回声与共鸣。对于《夜莺》,还有这样的解读:看了《夜莺》,可以看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童年的自己;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迷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成年的自己;可以看到回归自然,叶落归根的老年的自己。如何实现这三种状态的和谐统一,《夜莺》给出了合理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