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乡村学校向何方发展?
十九世纪奠定罗马尼亚现代教育基础的著名文人斯比鲁·哈雷特(Spiru Haret)曾说过:“今日的教育系统如何,明日国家的面貌就如何。
Roxana Vasile, 10.02.2021, 07:48
十九世纪奠定罗马尼亚现代教育基础的著名文人斯比鲁·哈雷特(Spiru Haret)曾说过:“今日的教育系统如何,明日国家的面貌就如何”。
罗马尼亚教育系统最近数十年来受到各种各样的磨难,新冠疫情使其面临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乡村地区遇到的困难最大。非营利组织“书籍之国”(BookLand)伸出救援之手,这个组织除了为年轻人举办巡回书展、文化营和报告会以外,还向乡村地区的学校提供教学设备,为乡村地区的孩子提供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米哈艾拉·佩德罗万(Mihaela Petrovan)是“书籍之国”协会的奠基人。她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谈到该协会的计划、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她说:“我认为,教育可以挽救罗马尼亚的健康。本协会的成员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工人,我们不仅兑现做出的所有许诺,做一个老实、真诚的人,还希望多做一些工作。比如,我们去年打算修复十所学校,而实际上修复了十四所。为何决定修复学校?为何要修复乡村地区的学校呢?我很爱读书,我是一个乡下人,一个来自乡村地区的人,这使我感到骄傲:乡村把我培养成人,给我注入精力和力量往前走。因此,我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类帮助乡村学校的计划。开始时,一所学校给我们打来电话,问是否能帮助他们,并写一个清单列出具体需要的物品,如门、窗、屋顶、长凳、地板。这并不难,最大的困难在于要寻求不同公司的帮助,要说服他们给我们捐赠材料。除此之外,粉刷、安装实木复合地板等劳动这都不能由机械来做,而是由从城里招来农村的施工小队来承担。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因为很难找到愿意帮助并给我们捐赠为此所需资金的公司。”
但这并没有使米哈艾拉·佩德罗万及她“书籍之国”的同事门感到灰心丧气。他们以很少的资金开工,首先是修复并装备了一所学校,接着就是修复了两所、三所学校。在仅一年三个月内,就修复了十四所学校!我们坚持不懈地跑来跑去,敲不同公司的门,向他们介绍了这个崇高的事业,寻求他们的帮助,逐渐地说服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给我们提供资助,每所学校获得的平均款项约3万1千欧元。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呢?为一所学校安装了全新的屋顶,为另一所学校安装了大型取暖系统。米哈艾拉·佩德罗万说:“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主要是罗马尼亚东部的摩尔多瓦(Moldova)地区。该地区有许多出类拔萃、聪明伶俐、会讲话的人,但他们没有像中部特兰西瓦尼亚(Transilvania)地区这样优势的地理位置。我这个特兰西瓦尼亚人决定去摩尔多瓦地区是因为那里是最需要帮助的地区。除此之外,另一个需要帮助的地区是国家南部地区。我们挑选最紧缺、最老旧、最需要维修的学校。问题是你不能敦促孩子们来上学,在一个破烂不堪的环境里,然后期待他们取得好成绩。这实在是不像话的!在一切都全新,空中不再散发潮湿气味,下雨时不再有水从天花板上流下来的教室里学习可真是令人愉快。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如果尊重我们的孩子,就是国家的孩子,那么他们未来也会尊重这个国家”
据“书籍之国”协会脸书网页上的统计数据显示,罗马尼亚学校中82%是在1970年前修建的,16%是在1989年反共革命前修建的,而只有2%是在此之后修建的。乡村地区许多院校的厕所依然在校园里,没有水、没有电及下水道。一般情况下,由于贫困,只有77%的孩子上了小学。乡村地区21%的人口仅有小学教育水平,只有4.74%的人上了大学。乡村地区42%以上的学生没有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大约40%的家庭没有互联网络,而我们不应该忘记,罗马尼亚近一年以来是网上授课的。米哈艾拉·佩德罗万说:“学校在没有资金的条件下继续开课。那些人真是做出了奇迹。将一百年前购买的讲台铺上桌布,来遮盖破旧的桌角。在破旧的课桌上盖上桌布或毯子。这简直是不像话,让人心疼!要求老师一下子就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这是荒谬而且不可实现的一件事。在一个没有网络信号的村子里无法网上授课。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黑板,把一些染色的模板用作黑板。孩子们黑板和粉笔都没有,还能谈谈得上网上教学和使用平板电脑吗?我们如果对农村现状不在乎的话,这说明我们是一些无知、虚伪的人,因为农村是许多人的来源地。乡村的孩子不能享受城市孩子所享受的便利,这是不公平的。我们不批评任何人,而是想伸出帮助之手,我们是好心人,也希望能行好事。我们大家竭尽全力,还找到了一些愿意帮助我们的公司。我们所做的一切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是个有心人。”
今年“书籍之国”打算维修乡村地区的二十所学校,此外还有另一个梦想。米哈艾拉·佩德罗万说:“我们的梦想是在2023年前建立罗马尼亚的第一个模范学校,我们从今年起就开始为此寻求一些合作伙伴。我们按照芬兰的模式,从零开始, 罗马尼亚的所有学校都应如此。我们还会请来新的教师,提出新的教学大纲,这一切都是义务付出,不求回报。”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