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人和土耳其人已经相识数百年,首些接触早在14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奠定了庞大帝国的基础,罗马尼亚与土耳其的第一次军事冲突可以追溯到1369年。
葡萄酒在罗马尼亚有着悠久的传统,早于达契亚人时代起就种植葡萄树。历史资料经常提到多瑙河以北整个地区都有葡萄园。1945年至1989年期间的葡萄酒历史以中央集权制定的计划经济原则为标志。
1918年12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特兰西瓦尼亚(Transilvania)通过在阿尔巴·尤利亚市(Alba Iulia)人民大会的投票表决,与罗马尼亚王国实现了统一。之前,特兰西瓦尼亚这个罗人口占多数,但同时也拥有大量匈牙利族人居住的地区曾经隶属于奥匈帝国。1919年罗马尼亚王国与当时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间爆发的战争,以罗军占领布达佩斯而告终。此战役不但巩固了12月1日罗马尼亚王国统一的宣告,也藉着随后在1920年6月4日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注定了匈牙利的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欧洲分成两半,一方面有被苏联占领并变成共产主义专制的中欧和东欧国家集团,另一方面有民主主义的西欧国家集团。
有关达契亚-盖塔人的历史资料提供的信息并不多。达契亚金币-科森(Koson)是2500多年前居住在现今罗马尼亚境内的达契亚人文明的众多谜团之一。据希腊和罗马文献记载,在多瑙河以北和以东的东欧和亚洲地区生活着蛮族人,这指的是生活在地中海古代文明区域以外的居民。
1945年后殖民帝国的瓦解以及非洲、亚洲和南美新建国家向全世界开放是促进国家平等思想的逻辑结果。罗马尼亚的外交政策也面向第三世界或南方国家。
从12世纪开始,被匈牙利国王引进殖民的日耳曼族人也开始居住穆列什河、奥尔特河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领土。当七座有权成为司法居住地的城市社区之一就是目前的塞贝什市。
二十世纪的广播通信大大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变得更小。突然之间,人们对遥远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会很快了解,在许多看法上也能按照彼此间的异同而作出改变。国外广播电台的罗语节目是向罗人提供了解熟悉其他社会的机会,尤其是在欧洲社会。通过电波建立联系的一个例子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藉着布拉格广播电台的罗语节目与罗马尼亚社会间建立了通畅的联系。
极权统治及其拥护者、共产党和法西斯政党的领导及普通党员,在民主政权统治下会不断声嘶力竭的地向举世喊叫他们所受的迫害和创伤。可是一旦掌握国家政权时,这些极权主义政党就会利用他们带有神话色彩的往日,对当前统治的社会毫不顾惜的灌注惊骇恐怖。
极权统治及其拥护者、共产党和法西斯政党的领导及普通党员,在民主政权统治下会不断声嘶力竭的地向举世喊叫他们所受的迫害和创伤。可是一旦掌握国家政权时,这些极权主义政党就会利用他们带有神话色彩的往日,对当前统治的社会毫不顾惜的灌注惊骇恐怖。共产党政权毫无疑问的就是这种恐怖和谎言的大师。
19世纪之前,当没有罗马尼亚现代国家及其官僚机构时,人们可以在贵族的宫廷或修道院中避难。奥斯曼帝国对多瑙河以北的罗马尼亚领土,特别是奥尔泰尼亚区的统治,通过一系列的掠夺和破坏表现出来。
为了理解1918年给欧洲地图带来的边界和国家结构的变化,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的两个现实,一个是物质现实,另一个是乌托邦现实。
独裁者在言谈举止上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受欢迎程度一向是传媒报导最强调的信号之一。 但这些出自任何独裁政权中的信号必须加以完全相反的解释。在共产党政权统治时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形象恰好与宣传中的相反。 没有多少罗马尼亚人可以夸耀自己曾近见过齐奥塞斯库,更不用说与他握手了。
布加勒斯特就是在几条古老的大道网络上而建立了,瓦克雷什替大道也是本地和布加勒斯特所有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道路之一。
莫妮卡·罗维内斯库是1945至1989年间罗马尼亚流亡国外的反共反法西斯自由派人中呼声最坚强者之一。她出生于首都布加勒斯特,是文学评论家尤金·罗维内斯库(Eugen Lovinescu)的女儿。莫妮卡·罗维内斯库本身是记者兼文学评论家。1947年刚满24岁的她正处于职业生涯兴起之时,决定移居法国与丈夫维吉尔·耶伦卡(Virgil Ierunca)一起制作自由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和政治广播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