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公国的著名史家Miron Costin (1633-1691) 在他的史书中也提到了“Cin 人(要读qin)。他说,摩尔多瓦公国都城雅西的宫廷同其他欧洲贵族家一样吸收了来自“秦人的建筑因素,当时,大家将这些外来的文化因素看成是非常新奇的。这个时候,不仅是摩尔多瓦公国,而且是蒙泰尼亚公国(即现在的罗马尼亚南部地区)的贵族生活过的十分华丽。土耳
诸如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以及意大利各国的欧洲大国对东方的已经被发现或不认识的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以及宗教的角度上都是。 可是罗马尼亚公国(即在统一之前的蒙泰尼牙、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不同,我们对中国的了解是间接的,也是
欧洲是否可以被看成一个“亚洲的半岛呢?亚洲是否成了欧洲人的探索跟扩展目的地呢? 可能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这就是因为,一方面亚洲可以被看成人类的摇篮,另一方面也是充满着进取精神的欧洲科学技术、文明的
罗马尼亚与中国第一次相遇并不早。是从广阔的视角上看,我们要从罗马帝国时代讲起:东方跟地中海世界早于罗马帝国晚期相遇。实际上,那个时候两个世界的相遇是偶尔的,主要涉及到贸易关系。 可是, 罗马帝国时代的直接或间接贸易
“我热爱中国,我在中国的时候遇到过很好的人,我有中国朋友。这些人非常诚实,也非常的热心。我在中国的时候感到很舒服,中国人对我非常好客。中国人十分特别,也是非常认真的朋友。他们非常看重友谊,随时都可以依靠他们的支持。我要向中国朋友们表示问候,还要说:我非常想念中国。
“中国是个文化悠久的国家,毫无疑问的是个大文化的国家,但罗马尼亚继续不了解她。罗马尼亚人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比如说印度或其他亚洲国家才有了解,这是因为有些罗马尼亚诗人,象埃米内斯库,还有一些科学家,象米尔·伊利亚德
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继续介绍一位热爱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罗马尼亚知识分子,就是布库尔老师的故事。下面请大家收听节目的第二部,本期节目是关于他与中国的第二次相遇: 在1980年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