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18世纪时,关于中国的信息不多。实际上,在中世纪时代罗马尼亚公国对中国的兴趣几乎没有,可能是在尼古拉·米列斯库(Nicolae Milescu,1636-1708)回国了以后,或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此外,这些消息主要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10月我们也庆贺罗-中两国建交 70周年,但更具体说,两国是 1949年10月5日正式建交! 借此机会,再次祝两国人民友谊万岁!
在21世纪的中国在计划建造新的“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展览会也希望建立有一个艺术性的桥梁,并促进中国艺术家与世界之间的友谊跟相互了解。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与互动,来自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成功地给
就像在以前节目里说过的,最初没有罗马尼亚的游人亲自去并描写中国的。之所以在17世纪时的史书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或混淆。 罗马尼亚伟大学者Dimitrie Cantemir (1673-1723)自己也曾这样的。譬如,在他的作品《摩尔多瓦的描述》中也提到了中国。可是,尽管他的知识十分丰富、对东方学的兴趣也很大,他也将中国与西徐亚(Scythia)
摩尔多瓦公国的著名史家Miron Costin (1633-1691) 在他的史书中也提到了“Cin 人(要读qin)。他说,摩尔多瓦公国都城雅西的宫廷同其他欧洲贵族家一样吸收了来自“秦人的建筑因素,当时,大家将这些外来的文化因素看成是非常新奇的。这个时候,不仅是摩尔多瓦公国,而且是蒙泰尼亚公国(即现在的罗马尼亚南部地区)的贵族生活过的十分华丽。土耳
诸如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以及意大利各国的欧洲大国对东方的已经被发现或不认识的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以及宗教的角度上都是。 可是罗马尼亚公国(即在统一之前的蒙泰尼牙、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不同,我们对中国的了解是间接的,也是
欧洲是否可以被看成一个“亚洲的半岛呢?亚洲是否成了欧洲人的探索跟扩展目的地呢? 可能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这就是因为,一方面亚洲可以被看成人类的摇篮,另一方面也是充满着进取精神的欧洲科学技术、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