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比乌市古老教堂也能引起旅客的兴趣。目前存在最古老的教堂就是养老院的教堂,也是考古学家们探索的场地。尽管目前教堂的建筑正处在修缮过程,参观者却仍能欣赏其装饰和建筑风格,还有几世纪前逝世的撒克逊行会会员的墓碑。教堂是在墓地现场上建立,几米远处曾有一座木制天主教堂。18世纪末在这里建筑本地区的第一家医院,可能是全国的第一所医院。当今的教堂属于东正教会。
连接锡比乌上城和下城的“楼梯通道毫无疑问是城中最浪漫的地方。13世纪兴建的“楼梯通道如今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在塔楼街和奥多贝斯库街交口还存在着17世纪建立的老房子。
克林・奇普利安・安得列是罗马尼亚拥有最高中文书法技能的人。目前,克林正在攻读杭州大学的博士课程。 他对中国文化中这个重要的部分怀着很特殊的看法, 希望能够在了解中文的努力上作出贡献。
城堡街道上还有木匠行会的塔楼,是附加于第三堡垒上的。塔楼底层是圆形的,可是上部的飞檐是八角棱柱形, 由向外突出的横梁来支撑、棱角间有倒重油的孔道。该塔楼在1967年和2007年期间先后经历多次整修。一座连接这座塔楼和制陶工人塔楼的墙是过去残存此处第三堡垒旧墙的近代重修。
最近,本台记者有机会参与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的孔子学院举办的第二届乒乓球冠军赛。我们借采访院长波迪乌教授之机,问到他对文化与运动的关系有什么看法。
市议会塔是锡比乌市最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其名称来自第二道城门的防御工事,1324年的文件记载了锡比乌市议会附近的这座防御塔。当今的建筑物是分几个阶段建成,被加高并有附加建筑物群。原初的建筑物直到整个建筑的第二层。
在今天的节目中向大家介绍锡比乌历史中的几个胜地,首先是“大广场。1411年的文献首次提到大广场是一个“粮食市场,它是在1366年第三环围城的防御工事修完后才开始构成的。不过,到16世纪这里才成为市中心。在这几个世纪中,它曾被称为“大圆环或“大广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被称为“菲迪南国王广场,共党执政时更改为“共和广场而1990年以后才恢复原来的名称。
在今天的课程里向大家介绍了罗语语法最复杂问题之一-就是表示假设情况的动词,这些动词提到在未来可能实现的活动或是在过去要实现但还没有实现的活动。
谈到锡比乌的文化遗址,首先要提到的是多明尼加修士们在1330年建立的第一家图书馆。1380年在天主教主教大楼里有一间学校,这也许是这里最古老的学校。此外,锡比乌人很早就享受到了15世纪发明的印刷术提供的方便。1529年在几位工匠被派遣到曼土瓦市学习印刷艺术后,“拉丁语法就出版了,这是锡比乌首次印刷的书籍。此后, 1543年印刷了第一批罗文书,1612年在锡比乌出版了罗马尼亚第一张年历,1788年我国第一家书店在这里开门。在撒母耳・菲尔什的车间里还印刷了扬・埃里亚德・勒杜类斯库撰写的“罗马尼亚语语法。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在当今叫作“古什特理查的小区上曾经有个名叫“杰多尼亚的罗马定居点。四围更广泛的地区叫“锡比尼乌穆,这名称起源于贯穿区内城市的锡宾河,而这城市也就叫作“锡比乌了。后来有段时期,斯拉夫人在这个地区居住,接着在12世纪中,该定居点被改成萨克逊人的殖民地。他们来自今日的德国西北部,职责是防卫匈牙利王国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