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人要求强国对其实现统一表示赞同遭到失败之后,他们再次利用接受一个不理想的情况,但同时通过一个未预测的途径避免遭受其后果的心理特征。两个被拒绝实现统一的罗马尼亚公国有权利分别选出自己的大公,这样来加强他们分离的模式。但令所有保护国吃惊地的是他们选出了同一大公亚历山得鲁·伊昂·库扎。他们以从未有的热情和决心做出这个举动,使其在任何可能的反对之前已经落到实处,并用同样的速度立即开始巩固统一。
亲爱的听众,大家好!Bună ziua dragi ascultători!又到了罗语教学节目时间了。 Bun venit la o nouă lecţie de limba...
如果用我们上次介绍的,斯特凡•鲁帕什库在不可分离对立面基础上设想的势能逻辑解释所有民族的历史,难道还会给勾画罗马尼亚人独特轮廓留下余地吗?其实这个模式普遍存在,但其进展的频率、变动的速度和两个对立面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向构成每个社会独有的特色。在总结历史时,我们会发现由两个不同动力驱动的实体,如果其中之一长时间占主导地位,最后两个动力之间要恢复平衡,使得这个稳定的平衡状态长久渗入罗马尼亚人的心底。
在今天这节课和下一课中让我们复习前几课中所学到的语法。我们今天复习的语法现象是:动词的现在,陈述的变化形式;人称代词的予格形式和反身代词的予格形式。
“退出历史这句话用象形的说法让我们注意到一个值得介绍的现象。我们对布拉加的这个说法可以予以批评:一个争取生存的民族不能完全退出历史,因为他们尽量融入人类的这个普遍潮流。他们不太引人注目,有时隐蔽的方法十分巧妙,构成历史的经纬和纽结。其实,我们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地退出历史,但登上历史舞台的期间相当短,并总是同布拉加描述的罗马尼亚牧羊境界相谐和。
Dialog I 会话(一) 你们想要什么?Ce aţi dori? Mama: Ce vrei să mănânci, supă de pui sau ciorbă...
罗马尼亚“退出历史是罗马尼亚20世纪初著名哲学家卢奇安•布拉加(1895-1961)提出的说法,随后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接受了这个说法。这是形容罗马帝国军队271年从达契亚领土撤军后罗马尼亚处境的最合适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