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盟的统计显示,罗马尼亚在今年第三季度获得的经济增长比照去年同季度而言是欧盟中最大的。这是在多年危机业已影响大量民众之后的好消息,但除此之外,罗马尼亚还急待着随后的另一个好消息:打击贫困。根据这次欧盟的统计以及来自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显示,罗马尼亚是欧盟在打击贫困和社会排斥上位居末端的几位。
在罗马尼亚共有513个这样的群体,其中48个是在成员的倡议下主动成立的,其它465个是在国家支持的项目或通过一些联盟组织的私有资金成立的。这些数据是“开放社会基金会在“发挥民间组织和非正式群体的能力项目下的报告中发表的。
布加勒斯特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研究团体对教科书进行了探查。他们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展开了一次有关一到四年级罗马尼亚语和公民教育教科书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系列在21世纪很难懂得事情:许多性别和年龄刻板印象。下面请听副教授克兹米娜·鲁吉尼什(Cosmina Rughinis)向大家介绍教科书图形里的性别刻板印象。
布加勒斯特的乡村环境最近几年来开始对一些年轻家庭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对首都忙碌的生活和污染的空气感到厌烦,希望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并呼吸新鲜的空气。在农村他们能接近民间传统,其中之一是手工艺。譬如,雕塑家威尔吉尔·斯克利普卡里乌和夫人阿德里阿娜从2006年起生活在距布加勒斯特36公里的比斯库村。这个村庄曾以这里生活的大量制陶工人而著名。该地区的艺术传统,周围平静的平原,新鲜的空气和附近的茨冈内什蒂修道院使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六个孩子把家搬到比斯库村。
公共机构、官员和私人最近几年来展开越来越多的旨在鼓励人们对患有癌症的孩子进行治疗作出捐赠,为学校配备书籍和电脑、为医院配备最先进的设备等活动进行宣传。愿意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的年轻人,因为没有耐心等待政府动手进行干预,通过慈善基金会开展志愿活动,这些基金会中的很多就是他们自己建立的。他们奠基人性格对这些协会涂上独特的色彩。譬如,克鲁日“胡子兄弟是以一个由9个朋友组成的团队,他们留有胡子、身上刺有花纹,将自己不因循守旧的形象用作形象标牌。这些留有胡子的小伙子之一,科尔内尔·霍杂表示,他们用这个形象获得了成功
初看罗马尼亚文化部最近公布的文化消费晴雨表,其中有些数据让人无可恭维:大约63%的罗马尼亚人从来不去剧院、39%的罗马尼亚人在2014年从不阅读、79%的罗马尼亚人没去过图书馆。然而作这次调查的作者,国家文化研究与培训研究院的研究员和该领域专家说他们决不会带着高人一等的伪装心态来分析这些数据,而会去考虑其前后的具体背景。展开此次调查机构的研究部主任安德列·克勒寸说,调查针对高级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来进行分析。
欧盟官员将2015年定为“欧洲发展年,来特别强调欧盟支持它以外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今年每个月都将举办一组专题活动。其中涉及以消除营养不良为重点的食品安全,因为全球每年有3百多万儿童因营养不良而死亡。但在罗马尼亚却有另一类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在每个城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出售的产品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有多少安全保障?当然已有不少国家机构来确保摆在超市架上以及随后罗马尼亚家庭桌上的食品不但安全而且有营养。其中包括国家消费者保护局和国家卫生兽医和食品安全机构。
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对世界49个文化进行比较的研究,涉及到各民族对自己的感觉和他们的实际特征。罗马尼亚人也被纳入这次研究中,这促使克鲁日巴贝什·波尔亚伊大学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部的研究员开始自己的研究。他们开展了为期10年的详细研究,使用的方法是美国研究员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本地研究和专门为这次研究进行的测验。今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罗马尼亚人的总体轮廓,目的是否定或证实并补充过去的两次分析:杜米特鲁·德勒盖杰斯库 1907年发表的《罗马尼亚人的心理学》和康斯坦丁·勒杜雷斯库-摩特鲁1937年发
27.5%的65岁以上的罗马尼亚老年人,即大约90万老年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比欧洲7%的平均数字要高得多。这些老年人中的1/5需要家庭护理服务,但只有0.23%实际享受这种服务。这些统计数字表明的状况极为艰苦,广大公众很少了解,这也许是人们了解到这件事不知所措的原因。提供家庭护理服务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说,尽管35万罗马尼亚人以上需要这种服务,但社会保险预算和有关部门为2万9千306人付清了2012次服务。在这种条件下,非政府组织联手起来尽量补偿政府资金的短缺。
在罗马尼亚的学校在义务教育的所有层面,从预备班到12年级都有宗教课程。这是在共产党政权垮台后引进的课程,从90年代到现在一直有这门课。不过,近几年来,某些公民协会和家长开始对在公立学校设立宗教课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在媒体和社会交际网上经过长期辩论,以及在提出正式审理后,罗宪法法院决定愿意上宗教课的学生必须递交这方面的申请,不愿意上这些课的学生享有在无需提交任何申请,无需通知学校领导人的条件下,不参加这些课程的权利。
据最新文化晴雨表显示的数字,47%罗马尼亚人每月只读一本书。在这种情况下,罗图书市场不能产生太大的盈利,印数也不大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罗马尼亚 2013年书店和网上图书销售总额估计为6千万欧元,与其它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数万亿欧元的总额相比很低。其实,近年来唯一呈现上升趋势的书籍是电子书:人们从书店买书的平均购买率为每年一本,在网上这个数字达到每年10本。在很多人提出的理由是书籍价格昂贵,没有兴趣买书的条件下,订阅图书馆表面上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途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公共图书馆的现状不太理想。其中
罗马尼亚的卫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领域。尽管最近几年建立了很多私人门诊所,甚至私营医院,但它们得到的资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公共卫生保险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雇主和雇员将他们的一部分收入转向公共卫生系统,他们筹集的资金由国家医疗保险机构管理。来自雇主的5.2%和来自雇员的 5.5%的资金覆盖一揽子基本医疗服务和紧急医疗服务的所有费用。同时,罗马尼亚人还可以通过对一家私营医疗保险单位付保险税来享受其它的医疗服务,但国家不允许他们放弃公共医疗保险。
家庭教育是在其它国家允许的合法教育方式。在罗马尼亚尽管没有关这方面的明确法规,但有人选择这种教育方式。有些可以绕开法律的缺口,与远程教育相似。孩子可以在一个法律允许家庭教育或者允许远程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国家的学校报名。有的家长为他们的孩子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呢?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马格达雷纳·巴里卡说:“最近这种教育方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对罗马尼亚教育系统感到不满的家长。决定允许家庭教育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我认为,任何决定在家里对孩子提供教育,而同时对它提供适合的教育气氛的家长应该肩负很大的责任
网络虚拟现实在通信和扩大知识上有很大潜力,但互联网隐藏层面会令你吃惊:网络欺凌、发色情短信和网上诱拐。这些新名词是随着青少年游览及互联网的应用率增长,也越发频繁的在儿童和家长语言和生活里出现的新词语。近5年来,儿童首次游览因特网的年龄从10岁下降到8岁。家长和教育者如何适应这新现实,他们如何保护儿童免受网上会出现的危险等问题,是《援救儿童》基金会在题为“有关在家庭里使用因特网的国家研究中以及最近发行的“安全使用因特网指南中分析的问题。
自2000年初,流入欧盟劳动市场的罗人大幅加增,随之在国内引发一种现象:就是这许多劳工的子女必须留守罗马尼亚,由其他家长或家属来就近照顾。其影响不久就会被家人、教育者和心理学家清楚看见。家长缺席造出了家中服从权威的空白,加深了孩子对双亲饥渴的想念,这些都会开始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