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全面表现的时代,罗马尼亚“家庭这个概念也需要重新定义。最近民间组织要求澄清罗宪法的第 48条款。该条款的第一段写道:“家庭是以婚姻双方自由婚姻,权利平等和父母保证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和权力为基础而建立的。由几个民间组织组成了一个 “支持家庭联盟,希望能修改这项条款,说明家庭是通过一位男人和以为女人自由婚姻建立的。为了支持这个修改,该联盟收集了3百万人的签名,尽管按照法律规定,支持修改宪法的倡议只需50万人签名。
天真无邪、柔弱、俏皮或害羞的孩子一旦进了幼儿园或学校时,必须走出家庭环境迈上新的道路,开始在稍微大的团体内建立自己的关系。这如何实现呢?孩子要融入一个团体,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或赢得同伴们的佩服要经历何种的变化呢?家长一般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他们只是惊讶地发现现实情况,有时这个现实是喜人的,但有时是令人担忧的,譬如在一个孩子遭受欺凌时。这种骚扰形式在各个社会里都能看到,但罗马尼亚人很晚才开始对这个现象予以仔细的探讨。这方面的首次研究是“援救儿童民间组织协调的一个社会研究。
青少年是个自我肯定的年龄段,也是年轻人学习在公共场合为个人观点辩护的最理想的年龄段。而学校的辩论看起来是最理想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多年来特别是在美国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这种思想训练也受到罗马尼亚高中学生的欢迎,目前在国内有几个组织这类比赛的俱乐部。
罗马尼亚孤儿院里,那些被纳入国家儿童保护系统中的未成年人中只有3500可以被收养。其余的5万8千名尽管有亲属,他们不与家人同住,而生活在国家的儿童保护系统中。这些孩子为何交给国家机构照顾呢?据统计数字,其中43%是因贫困陷入这个情况。对那些有亲属的儿童,当局发展重新融入大家庭的个性化计划。可重新融入大家庭的儿童的数字比我们所期望的要低得多,而对其他儿童可以采取的被收养途径,其过程太长,成功的希望并不高。
在罗马尼亚,英语中的“吹哨人被翻译成“廉政举报人,是通过2004年通过的第571项法律条款调整保护的。这项法律条款是在当时完成入盟谈判的背景下颁布的,是基于保护匿名举报人和发现其公司的违规和非法行为予以勇敢揭发的公务员。这些违规行为包括财政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涌向欧洲叙利亚难民人数日益增加,在罗马尼亚社会也开始就这一问题的辩论。罗方在机构和政治层面按照欧盟安置难民的分摊额制度,承担了接受6200名难民的责任。在社会层面,难民的状况引起人们的争论和好奇,但也表示同情,特别是对妇女儿童们。摄影师伊万娜·莫尔多万(Ioana·Moldovan)2013年决定拜访约旦扎塔里(Zaatari)叙利亚难民营。当时,那里的难民并不一定想移居到别处,所以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定居点。
家庭暴力无法忍受并难以描述,即使是你偶尔目睹或是一个为受害者做心理辅导的治疗师。一般被人们与身体虐待联在一起的家庭暴力也有其它不同形式的表现,如:经济暴力-故意造成受害者依赖于别人,社会暴力-使受害者孤立于亲友,语言暴力-经常咒骂受害者造成他失去自尊,以及性暴力,这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婚内强奸。所有这一切及其它暴力形式都通过罗马尼亚民法典2003年第217项条款予以调整,这涉及到预防和打击家庭暴力的问题。
对罗马尼亚人来说,性骚扰与其说是他们意识到并亲身经历的现实,不如说是在美国电影里遇到的概念。尽管以进行性交作为对某人提供某些服务、职业提升或更高的学分的条件,按照罗马尼亚的法律规定是犯罪行为,而性骚扰是一种刑事犯罪,但对此起诉的案例相当少。
在世界上的一些冲突地区食物不足,在其它地区则有人扔掉食物。这些被扔进垃圾桶里的食物量并不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字,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食品被浪费了。这等于养活全世界人口所需的食物量。在欧盟浪费的食品达8千8百万吨,其中2.5%是由罗马尼亚浪费的。这至少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至 2012年统计显示的数字。
许多妇女成为母亲以后有很大的改变,继而也改变了她们在职业上的优先抉择。其中的一些选择在育儿假期后不再回到工作岗位,而是在家里工作。这样她们可以更积极参与他们孩子的生活并重新发现自己。
尼特族(NEET)这一概念所指的是一些不就业、不就学、不参加任何职业培训的年轻人,是在多年前的欧盟出现的,如今罗马尼亚法律也采用了。不幸的是,这个族群不太了解这个概念和国家为了改善他们的情况所提供的解决途径。统计数据也反应不了真实局面,这也就是社会把这些年轻人命名为“看不见的一代人的原因。2013年,国家统计局估计,大约44万25岁以下的年轻人属于“尼特族,在同龄人间占17%,比欧盟的平均值12,5%要高。另外,2015年底,劳动部报道有大约8万人登记在国家劳动力就业机构的名单上。
2015年欧盟教育和培训公报第四版的发行不但记载了各成员国在教育方面的进步,并且报道了教育系统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何种影响。其总体结论是:为提高教育的包容性并促进社会的流动性需要更多的投资。最自然的投资之一是各国政府增高预算中教育拨款的比例。
儿童从很小起就会显许多在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上的征兆,而父母也不会放过他们在艺术或科学上显出的任何特殊天赋。达到学龄后,孩子的天份一旦被指认,就可将这天份充分发展。这在理论上是如此,但在罗马尼亚的实际情况上却并非如此。在测试和识别天才儿童方面有很多缺点,官方也缺乏统计数据
尽管欧洲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难以克服的后果很明显地是年轻人失业。这个现象影响到许多欧盟国家,大学毕业不再是预防失业的保证。跟据汇集各国资料的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超过三分之一(33.8%)年龄在20至34岁之间的年轻罗马尼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头三年没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