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罗马尼亚人相信上帝,但只有21%说每周都去教堂。同样的,67%的民众认为“同性恋必须被阻止,但只有27%的人会考虑以公投来定义严肃的婚姻必须是一男一女间的结合。
近几年来罗马尼亚人的公民精神表现得越来越强有力,去年和今年在“#抵抗(#REZIST)的口号下举行的许多示威游行就是明证。这不只是围绕一些严重腐败主题凝聚的公民行动,还有其他的行动,如:向有关机构提交一份又一份的请愿书,一步一步的,坚持不懈地倡议与决策者对话。一部分活动分子得到“公共参与资源中心这个民间组织的支持。
对于街头的流浪汉、孤独患病的老人以及贫困家庭的儿童来说,每天甚至每周能吃到一顿热餐都只不过是场好梦。为了使他们梦想成真,一群来自克鲁日市(Cluj)的志愿者在2013年启动了“一顿热餐的计划。五年后的今天,这个想法传进到国内其它城市,每周为那些需要吃饭而又无从做饭的人提供900份热餐。
目前,在世界正处在技术革命充分发展、使用互联网人数日益增多的时代。当然网上交易也自然增多了。人们可使用多种多样的数码技术,十分方便地在网上购物。欧盟50%的消费者定期网上购物就是个明证,这其中也有罗马尼亚人。而多年来,罗马尼亚人属于网上购物最少的欧洲人,2016年只有20%的16至75岁的罗人网上购物,2017年这个差距明显缩小。去年,罗人网上购物金额达280亿欧元,比2016年增加40%。最热心的买家是市民,城市里44%的因特网用户至少每月一次网上购物。45%的人在不同商店的物价之间进行比较,46%的人
据欧盟统计显示:女性在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领域上所占的比例仍然不足,虽然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已取得进展。不过在这些统计里还有些细微偏差。譬如:在欧洲许多国家里,任职新闻界的女性要比男性多,但担当领导职位的数字却远低于男性,这就是问题了。一般来说,2015年在欧洲,女性记者及制作人在电视台占48%,广播电台占34%,报社占34%。但在传媒界的管理职位上,女性只占38%,而在更高级别的职位上就仅占36% 了。
据媒体最新评论的官方统计,从2007 年到2017年间,罗马尼亚有340万人外流,约占全人口的17%。大多数人迁居到他们认为更有经济吸引力的国家,超过一年以上。罗马尼亚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 Friedrich Ebert)的一项社会计划《社会通报》(Monitorul Social),详细介绍了此情,该基金会项目协调员维克托利亚·斯托伊丘(Victoria Stoiciu)称,在2017年这些人数已超过250万人。
为了检验财务上的责任感水平,首先必须将其放置在普遍责任感的大背景下。这就是瑞福森国际银行(Raifeissen Bank)驻罗分行所作的,组织了一个有关责任感的社会调查,从而再次突显罗人在自我感知上的差距和矛盾。譬如根据这调查,97% 的罗人自认为很负责任,但只有8%的人认为罗社会总体来说是负责任的。同时,又有89%的民众感觉要对社会负责任。
罗马尼亚人最近开始对职业过劳或2身心耗尽症候群(burnout syndrome)进行研究。这一般是因加班或正常工作时间内工作量过大而产生的后果。无论如何,在罗马尼亚一周的平均工作时间比欧盟国家要高。2016年欧洲工作状况调查(EWCS)的数据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雇员的比例在罗马尼亚达35%,在欧洲则为23%。
罗马尼亚吸收了针对儿童,也用于成年人的非常规音乐教育方法。其中一些兼用音乐和运动,来传播知识,刺激个人创造力,乃至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功课1990年后开始进入罗马尼亚。1993年,德国音乐家翰内斯·海讷(Hannes Heyne)把他的方法引入罗马尼亚。这个音乐教育方法以一个简单的原则为基础:音乐同语言一样重要,是一个古老的交流手段。其实,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把古代教授音乐的手段用来教授现代的孩子并帮助有焦虑和烦躁的成年人相互倾听、相互理解。
据最近发表的欧洲卫生体系消费者指数:“罗马尼亚整个卫生部门面临严重的管理问题,在欧洲名列最后,排在34个欧洲国家后面。罗卫生体系最敏感的问题首先是病患受到的待遇。在病患获得信息、治疗服务和预防性治疗上罗马尼亚位居最后几位。这些病患在各种调查中可以表达意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把客观数据与主观印象结合起来。罗马尼亚慢性病患组织联盟(COPAC)展开了其中一项调查。
据官方统计数字,去年在罗马尼亚爆发的麻疹瘟疫造成1万人感染麻疹,36人死亡。这场瘟疫是在最近几年有关疫苗的公众舆论和一项强制接种疫苗的法律草案热议背景下发生的。该法案早在4年前就已推出。在1万余麻疹病例中,有9688 位是没有接种抗麻疹疫苗的人,这个事实,更助长了这场争论。在敌对阵营中,一方是大多数医生和医疗系统的代表,另一方是反对强制接种疫苗的部分公民社会和家长。
随着人们日益方便游览因特网和社交网络及精密数字仪器的使用,施加暴力和骚扰的方式也一同多样化了。出现了“网络欺凌概念,指的是网上骚扰。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网上信息迅速可达到遥远的地方,这使得网上暴力程度提升,其害处不比实际暴力小。
罗马尼亚社会近几年来的一个特征当然是公民精神和互助精神的发扬。面对社区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首都布加勒斯特几个市区及其它城市的居民组成了一些非正式团组,试图呼吁公共机构来找到解决途径。譬如,在首都郊区,公民倡议组织顺利说服地方市政府参与一项计划,就是修复一个前文化中心并放弃对一个绿色空间的毁坏。其它民间组织或个人也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并动员民众向贫困人赠送衣物、食量和金钱。
据罗马尼亚统计局2016年第二季度的一次调查,在罗有480万15岁至34岁的年轻人。其中,约一半人工作,这并不一定有稳定工作,而是说以每周工作至少一个小时来获得收入。74.6%的就业的年轻人是雇员,大多数是全职雇员,其中50%在服务业、28%在工业和建筑业、21%在农业等领域工作。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弗拉蒂米尔·阿雷克桑德雷斯库(Vladimir Alexandrescu)描写在农业领域工作年轻人的情况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