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罗马尼亚第一位汉学教师托尼·拉蒂安
布加勒斯特大学东方学系是罗马尼亚宣传汉语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学府,去年11月隆重庆祝成立60周年。1956年,托尼·拉蒂安目睹了罗马尼亚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诞生的时刻,这翻开了罗中两国友谊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具有历史性意义。她是罗马尼亚首批汉语老师和中国文学译者,同时也是罗马尼亚汉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此前在国内没有专门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校,所以在初期阶段她同其他汉学教师一样,不得不到中国留学。托尼·
Irina Ivașcu (逸雪), 30.06.2017, 13:00
布加勒斯特大学东方学系是罗马尼亚宣传汉语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学府,去年11月隆重庆祝成立60周年。1956年,托尼·拉蒂安目睹了罗马尼亚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诞生的时刻,这翻开了罗中两国友谊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具有历史性意义。她是罗马尼亚首批汉语老师和中国文学译者,同时也是罗马尼亚汉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此前在国内没有专门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校,所以在初期阶段她同其他汉学教师一样,不得不到中国留学。托尼·拉蒂安从中国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为年轻一代学生带回她在遥远的中国刻苦钻研获得的成果。除她之外,还有另两位教中文的罗马尼亚教师:贝尔纳德·维克瑟勒尔(Bernard Wechsler)和巴乌尔·马里什(Paul Maris)。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培养出的学生渐渐承担了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的重大责任。其中之一,是当代著名汉学家魏山教授(Florentina Visan)。她最近接受了罗马尼亚文学家协会的采访,她回顾了托尼·拉蒂安在她上大学时的教学活动和大学毕业后与她的密切合作。
魏山教授首先介绍了中文部初期的情况,她对新老师的印象及老师的教学方法。当初的条件很困难,没有参考书,没有一个被前辈细心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方法,连一本汉罗-罗汉词典都没有。中文系的唯一汉语词典是1955年出版的奥沙宁(I.M.Oshanin)主编的汉俄词典。在这种条件下,托尼·拉蒂安不得不独自构想汉语课的教程,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魏山教授说,由于没有教材,学生不得不借着笔记来学习。她当时还很年轻,还不是成熟的汉学家,无从对课程的内容做出准确的评估.但她坦白地说,过了几年,当她翻阅学生年代的笔记时,意识到讲课的内容非常有系统,都是循序渐进,并且充分显示出托尼·拉蒂安极为渊博的学识。魏山最敬佩的是二十世纪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ard Karlgren)的解构主义方法和首批汉语字典使用的注音方法。
魏山教授说:“这门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没有课堂讨论课,因此学生没有时间和这位使他们敬而远之的老师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说实话,我们都有点怕她。二年级时,托尼·拉蒂安老师给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语法的内容是词法,课程基于俄罗斯汉学教材。我现在还完全记得有关词类的那门课,她按照我们熟悉的模式讲述新的现象,如词类转换、动词的形态、量词系统等。那一年,在与我们老师的关系也没有什么进展。当时,师生之间的距离依然很大。上三年级时,开始讲句法,老师举例引起我的注意,那时我才开始真正对拉蒂安老师讲的课感兴趣。她举出的例子是在书面用语里用的一些长句子,那个独特的语序使我想起拉丁语。我特别记得有关词组构成句子基本成分的那门课,老师首次让我们翻译一篇用中文写的文章。我满有兴趣地开始翻译,希望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她对我的作业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关注。我想,只有在上四年级,我参加学生学术讨论会时,我的报告才引起老师的关注。她对我将中国古典戏剧作为大学毕业论文的主题表示祝贺,我后来才得知我的毕业论文给她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大学毕业时,她得知我从事实验教学活动后,邀请我和她会面,送书给我。当时我才开始真正了解她,逐渐了解我们敬而远之的老师心灵深处隐藏的那错综复杂的情感,她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并且性格亲切温和。我搬到离她家附近地方,我们的友谊更为加深,我经常去看望她,了解了她翻译古代汉语的方法。她当时尽管患病,但那充满激情的工作方式实在令人赞叹。
托尼·拉蒂安翻译的著作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世纪的古典小说和袁珂的《中国神话传说》。魏山教授也与她合作翻译了古典小说里的诗歌并为《聊斋志异》译本写了前言。魏山教授向作家协会的记者介绍了她的老师托尼·拉蒂安,结论是她老师的翻译方法对中罗翻译传统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同时也是她本人翻译古代汉语作品的榜样。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