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号:日历
罗马尼亚伟大诗人米哈伊·埃米内斯库于1850年1月15日生于摩尔多瓦地区的博托沙尼县,在风景秀美清纯的乡野渡过童年时代。
Roxana Ribu (洛河), 17.06.2022, 08:31
罗马尼亚伟大诗人米哈伊·埃米内斯库于1850年1月15日生于摩尔多瓦地区的博托沙尼县,在风景秀美清纯的乡野渡过童年时代。1866年,他在家乡读书,开始接触罗马尼亚史学著作。由于生性喜欢自由,厌恶当时古板的教育制度,曾中途辍学,在家乡的法院和乡公所帮工。1866年,他怀着爱国的激情为已故老师阿伦普木努写了一首挽歌,这标志着他的创作生涯的开始。同年在《家庭》杂志连续发表六首诗。1866年到1869年,他随着流动剧团在西北部特兰西瓦尼亚和蒙特尼亚地区流浪,广泛接触了社会。此后结识了未来的戏剧大师卡拉迦列。业余时间,进行诗歌,话剧及小说方面的创作。1869年到1872年内,他作为维也纳大学的旁听生,攻读了哲学,法学,自然科学等课程。课余,积极参加罗马尼亚留学生社团的活动,同未来的小说家斯拉维奇结为挚友。在此期间发表的《维纳斯和圣母像》,《天使和魔鬼》,《蓝色的花》等诗篇受到批评家的高度重视。在著名批评家马约雷斯库的推荐下,“青年社” 为他提供奖学金到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1874回国后, 埃米内斯库定居雅西市。直至1877年,他曾担任大学中心图书馆管理员,代课老师,督学和《雅西信使报》的编辑。1877年,他移居布加勒斯特,先后担任报刊记者,编辑,主编,写了大量时代气息的文章。由于工作负担沉重,健康状况恶化。此时,洞察人间真伪,历尽沧桑的他,在思想和艺术创作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创作了5首《信》,《金星》《注疏诗》等著名诗篇。1883年6月,他病重住院医疗。同年12月推出一本诗集。1889年离开人世时身边无一个亲人。是师范学校的4个学生将他的棺木送到布加勒斯特贝鲁公墓。按照2010年12月颁布版的一项法律,从2011年1月15日起,借米哈伊·埃米内斯库的生日也庆祝“罗马尼亚文化日”。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在布加勒斯特发生了矿工暴动。反对派当年4月在大学广场开始举行抗议示威和救国阵线在1990年5月大选获胜后,布加勒斯特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峰。国家机构为驱散在大学广场举行示威游行的民众,采取的措施引发的暴力行动持续了三天,致使6人死亡、大约750人受伤。矿工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是为了在反对派面前表示支持救国阵线而第三次被调到布加勒斯特的。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对多元民主的仇恨和不宽容的一种表现而已。这指的就是煽动一些平民对另一些平民发起进攻,这也就是1990年6月时任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有人认为,1990年6月矿工暴力行动是因政府和保安部队无能为力,未能阻止6月13日的抗议示威。时任总统扬·伊利埃斯库所代表的新政权通过操纵大众试图使政权得以巩固,许多对矿工暴力行动做分析的分析师认为这是对当时事件的合情合理的解释。1990年6月13日至15日的矿工暴力行动使得罗马尼亚付出的代价是,被国际社会所隔离,主要后果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冻结了与我国签署的贷款协议,使得罗马尼亚无从获得贷款。从政治上讲,1990年的矿工暴动使得罗马尼亚加入欧洲理事会的日期推迟到1993年,比一些前苏维埃共和国的加入要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