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在今年罗马尼亚第26届Gaudeamus国际图书展上,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创作《我不是潘金莲》终于与观众读者见面了。 在这部书的发行式上,人文出版社小说部的主任德尼撒女士发言说:“刘震云先生名字的意思是震动云雾,我相信他的小说在罗马尼亚也肯定会震动读者的心灵。他是1958年
一、2019年11月,中国河北沧州主办了第二届《中东欧论坛会》。本届论坛会主要涉及到中小型企业,它是按照在2018年于保加利亚举行的《16+1》跟2019年于克罗地亚举行的《17+1》总理级峰会上确定的规则组织的。二、罗马尼亚历史博物馆同西安曲江美术馆联合举办了题为《明万历皇家金器珍藏展》的展览会。开幕式是11月20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此次活动为庆祝罗-中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今年 10月5日罗马尼亚与中国庆祝了建交 70周年。罗国际广播电台的汉语编辑部10月1日也庆贺了成立 20周年。从9月6日起,我们给听众朋友们准备了题为《罗中关系,历史一瞥》系列节目,内容涉及到 1949年前的情况,共包括十部。 在今年天的节目时间里将播报有关这一系列节目的总结
于1838年,广州仍是唯一的给外国商人开放的中国港口,北京采取的规律没有改变。罗马尼亚报纸《特兰西瓦尼亚消息报》也对此提供了报道:“外国人不能随意在国内旅游,只有在大城市广州。《罗马尼亚蜜蜂报》也提到了所谓的《公行》,这个组织继续保持对广州的垄断:“公行包括被皇帝任命的12名
罗马尼亚是在 1880年后才开始发表有系统性的关于中国的消息,但我国还是间接地得到这些,主要是通过罗马尼亚王国驻国外的使馆,或是通过其他渠道。 据我们所知,关于19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消息几乎不存在
我们在上期节目里已经得知,罗马尼亚游人 Nicolae Milescu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做出的贡献比较显著。可是他当了沙俄的外交官,却不是罗马尼亚的。 实际上,17世纪时统一罗马尼亚的事业还没有得到实现。当时主要有3个公国:蒙泰尼亚、摩尔多瓦以及特兰西瓦尼亚。蒙泰
在17-18世纪时,关于中国的信息不多。实际上,在中世纪时代罗马尼亚公国对中国的兴趣几乎没有,可能是在尼古拉·米列斯库(Nicolae Milescu,1636-1708)回国了以后,或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此外,这些消息主要
就像在以前节目里说过的,最初没有罗马尼亚的游人亲自去并描写中国的。之所以在17世纪时的史书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或混淆。 罗马尼亚伟大学者Dimitrie Cantemir (1673-1723)自己也曾这样的。譬如,在他的作品《摩尔多瓦的描述》中也提到了中国。可是,尽管他的知识十分丰富、对东方学的兴趣也很大,他也将中国与西徐亚(Scythia)
摩尔多瓦公国的著名史家Miron Costin (1633-1691) 在他的史书中也提到了“Cin 人(要读qin)。他说,摩尔多瓦公国都城雅西的宫廷同其他欧洲贵族家一样吸收了来自“秦人的建筑因素,当时,大家将这些外来的文化因素看成是非常新奇的。这个时候,不仅是摩尔多瓦公国,而且是蒙泰尼亚公国(即现在的罗马尼亚南部地区)的贵族生活过的十分华丽。土耳
诸如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以及意大利各国的欧洲大国对东方的已经被发现或不认识的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以及宗教的角度上都是。 可是罗马尼亚公国(即在统一之前的蒙泰尼牙、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不同,我们对中国的了解是间接的,也是
欧洲是否可以被看成一个“亚洲的半岛呢?亚洲是否成了欧洲人的探索跟扩展目的地呢? 可能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这就是因为,一方面亚洲可以被看成人类的摇篮,另一方面也是充满着进取精神的欧洲科学技术、文明的
罗马尼亚与中国第一次相遇并不早。是从广阔的视角上看,我们要从罗马帝国时代讲起:东方跟地中海世界早于罗马帝国晚期相遇。实际上,那个时候两个世界的相遇是偶尔的,主要涉及到贸易关系。 可是, 罗马帝国时代的直接或间接贸易
“我热爱中国,我在中国的时候遇到过很好的人,我有中国朋友。这些人非常诚实,也非常的热心。我在中国的时候感到很舒服,中国人对我非常好客。中国人十分特别,也是非常认真的朋友。他们非常看重友谊,随时都可以依靠他们的支持。我要向中国朋友们表示问候,还要说:我非常想念中国。
“中国是个文化悠久的国家,毫无疑问的是个大文化的国家,但罗马尼亚继续不了解她。罗马尼亚人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比如说印度或其他亚洲国家才有了解,这是因为有些罗马尼亚诗人,象埃米内斯库,还有一些科学家,象米尔·伊利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