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罗中关系,历史一瞥(第六部)
在17-18世纪时,关于中国的信息不多。实际上,在中世纪时代罗马尼亚公国对中国的兴趣几乎没有,可能是在尼古拉·米列斯库(Nicolae Milescu,1636-1708)回国了以后,或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此外,这些消息主要
Serban Toader (谢芦宾), 10.10.2019, 13:00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谢芦宾。欢迎大家收听新的一期《友谊纽带》专题节目!
《友谊纽带》专题节目是关于罗-中在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我们还关注罗马尼亚汉学领域的活动,主要是布加勒斯特大学或其他罗马尼亚的大学与《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科学或文化活动。另外,大家知道今年 10月份罗马尼亚与中国庆祝建交 70周年。罗国际广播电台的汉语编辑部也庆贺成立 20周年,我们是 1999年10月1日成立的。
从9月6日起,我们给听众朋友们准备题为《罗中关系,历史一瞥》系列节目,内容涉及到 1949年前的情况,共包括十部。希望听友们会感兴趣!
在17-18世纪时,关于中国的信息不多。实际上,在中世纪时代罗马尼亚公国对中国的兴趣几乎没有,可能是在尼古拉·米列斯库(Nicolae Milescu,1636-1708)回国了以后,或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此外,这些消息主要包括非习常的、异国情调的因素。
为了到达中国边境,Nicolae Milescu跟他的使团共使用了 10个月,就是从1675年3月到1676年1月。在边线有一个清朝大官迎接了他们。除了迎接 Milescu之外,这个大官的使命就是安排宫廷接见。安排进程还碰到了一定的障碍和外交弯曲,因此 Milescu 1676年5月才达到了北京。在4个月的期间,沙皇的特使与清朝官员相见,最后康熙自己还接见了他。
可是,Milescu很快就发现了康熙却不想同沙俄建立外交、贸易或文化关系。是什么原因呢? 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十分敏感的难题:沙俄给Guantimur 太子提供保护,但清朝宫廷认为这个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太子被看成是个叛徒。
尽管沙俄的外交使团没有成功,可以说在长期内 Milescu 的使命给莫斯科带来了一定的利益,特别是从欧洲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角度上。实际上,不久后双方克服了这个僵局:中国于1686年首次同一个欧洲大国建立了关系。这个大国就是沙俄!
我们相信Milescu 提供的报告对沙俄的计划而言十分有用,就是俄罗斯朝东亚和太平洋的扩展。
Milescu在离开了中国以后写了3本书:《西伯利亚路线》、《国务文书》以及《中国与阿穆尔大河的描述》,他使用的语言是俄文。第一本书包括从莫斯科到中国边线的路线的地图。其实,3本书都是在1677年里写出来的。书里的信息十分详细,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地理、民族学、语言、艺术、建筑等方面。
最初,3本书有国家秘密的地位,就是被看成是沙俄外交部的内部资料。后来有一些学者跟政治人士开始了解这些书的内容:Milescu 于1693年把它们翻译成希腊文。1695年,还被翻译成罗马尼亚文。之后它们陆续被翻译成其他欧洲语言:拉丁文、德文、瑞典文、法文、荷兰文。
(摘自:拉杜·多瓦德尔 -《罗报刊反应对东方的了解》(1840-1940),第四章 ,“罗马尼亚人主观与客观遇上中国的一瞥。)
各位听友们,希望您继续对我主持的节目感兴趣,同时希望大家收听我主持的《听众信箱》节目。希望新、老的听众朋友们给我们来信,或是在社会媒体平台与我们直接互动。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我是谢芦宾,谢谢大家的收听,下次节目再见!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