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女汉学家安德雷亚·基利泽(Andreea Chiriță)(第一部)
我们将继续注重罗马尼亚汉学领域的活动,或是布加勒斯特大学,或是别的大学独立地或同《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科学及文化活动。 今天的来宾是女汉学家、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汉语专业的讲师
Serban Toader (谢芦宾), 18.01.2019, 12:36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谢芦宾。
欢迎收听我们每个星期五播送的《友谊纽带》专题节目。《友谊纽带》这个栏目的内容继续是关于罗-中在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在未来节目时间里,我们将继续注重罗马尼亚汉学领域的活动,或是布加勒斯特大学,或是别的大学独立地或同《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科学及文化活动。
今天的来宾是女汉学家、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汉语专业的讲师安德雷亚·基利泽。她的汉学生涯是10几年前开始的。下面让我们听一听这位年轻的专家介绍自己的情况:
“我与中国首次的相遇是 1989年革命不久后,我家里突然出现了 一本关于中国属相的书。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发现了书里每个属相的名字旁边也有汉字。安德雷亚说,这就是第一个发现,在1990年。从那时候已经很久了。实际上,她还笑着说,在某一个中国制造的牙膏盒子里也发现了令她着迷的汉字。
于是安德雷亚开始在上课的时候(她正在上中学),就是在她觉得无聊的那些课里,比如说拉丁语课,认真地抄写牙膏盒子上的汉字。开始的时候只有这些,他坦白说:当时不太了解中国文化、不知道孔子是谁。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十分肤浅。但汉字,就是中国人使用的写法,特别吸引着她,所以她对汉字的兴趣是这样开始的。
她当时觉得对外国语言最感兴趣,就是学习语言比较适合她;所以决定做一个具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她去了英国文化中心借了一本介绍各种外语的特点的书。当时,她还在上高中了,但她已经决定要考外语系的汉语专业。那本书里也介绍汉语的特点;在得知汉语有声调这件事使得她对汉语更感兴趣。总而言之,安德雷亚觉得汉语很特别,学习汉语的人也应该是很特别的人。
安德雷亚还说,虽然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好些(当时日本文化的可见度比较大),还是选择了汉语。为什么呢?因为她知道日本人使用的一部分字实际上来自中国。所以学习汉语和汉字意味着归于源头。可以说这是她求学的第一个阶段。
在考大学的时候,安德雷亚同时考上了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汉语专业和克卢日大学的日语专业(在罗马尼亚北部)。最后,她选择了汉语。从此她开始负责任地、有系统性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那年,布加勒斯特大学汉语专业的学生共有15名,其中的 11名是以汉语考大学的,因为他们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汉语的。
安德雷亚则必须从零开始。可是她没有失望,反而逐步适应过来了。安德雷亚还觉得学校里有中国老师这事让她感到兴奋。
她还觉得能当魏山(Florentina Vișan)老师和迪怒·卢卡(Dinu Luca)老师的学生是个难得的机会。这两位老师对她的帮助十分明显。由于卢卡老师给4年纪的学生准备的中国文学课程,安德雷亚发现了自己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她之前没有这种的启发。
安德雷亚 2003年到中国去留学,在那里当公费留学生进修了两年。然后,她决靠定考自己继续在中国留学一年,因而以自费的方式学了一年的中国文学。为什么呢?她特别希望在中国学习中国文学:这样才可以得到中国老师们的教导,同时可以同中国学生们在一块儿学习。课程结束了以后,安德雷亚还在中国打工了两年(当了英文老师)。她的目的就是在中国旅游。
可是,过了那么长的时间以后,安德雷亚觉得边教英语边旅游的生活方式应该结束。于是她决定回国,以便在本国使用她在中国留学和打工的时候培养的语言能力。
各位听众,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我是谢芦宾,谢谢大家的收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