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一)
2018年1月15日,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Universitatea Transilvania din Brasov)孔子学院举办了一次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向参加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三大作家莫言、苏童和余华的作品及罗文译者与译本。由于去年年底,罗马尼亚最著名出版社之一胡马尼塔斯(Humanitas)出版了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罗文译本,此次讨论的重点放在余华的作品及对其翻译的过程。
Irina Ivașcu (逸雪), 23.02.2018, 15:00
2018年1月15日,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Universitatea Transilvania din Brasov)孔子学院举办了一次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向参加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三大作家莫言、苏童和余华的作品及罗文译者与译本。由于去年年底,罗马尼亚最著名出版社之一胡马尼塔斯(Humanitas)出版了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罗文译本,此次讨论的重点放在余华的作品及对其翻译的过程。
研讨会由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布拉索夫孔子学院罗方院长阿德里安·勒科杜什博士教授(Adrian Lacatus)主持,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教授、布大孔院罗方院长白罗米教授、胡马尼塔斯出版社主编徳尼萨·克默内斯库(Denisa Comanescu)、布拉索夫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本台编辑洛河作了演讲。中国驻罗使馆教育参赞夏磊也应邀出席此次文化活动。
勒科杜什教授在致开幕词时说,由于布拉索夫大学语言文学系是由几个现代作家建立的,所以教师们倾向于认为现代文化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小说。他认为我们目前在编辑出版领域正住在一个很幸运的时刻。他说:“目前对这个领域来说是个很幸运的时刻,在书籍市场出版了许多帮助读者开辟新视野的文学选集,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学体裁。我们今天的研讨会献给中国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余华。至今在胡马尼塔斯出版社的世界现代文学专辑-《徳尼萨的书架》框架里出版了好几位中国著名现代作家作品的罗文译本。
徳尼萨·克默内斯库发表讲话时说,人们一般认为,不去中国就无法了解中国,那么阅读有关的书籍很重要。她认为,不读中国现代小说就不能了解现代中国。读书也是一种旅游,但不是亲临其境,而是精神上旅游。
谈到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性和罗人与中国文化的首次接触时,克默内斯库女士说:“首位抵达中国的罗马尼亚旅行者,著名的摩尔多瓦文人尼古拉·米列斯库·斯帕塔鲁早在17世纪就已提及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与文化。他在中国逗留多年,归国撰写了《中国漫记》。他在书中写到:‘亚洲有许多大国,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与中国相媲美,因为它是其中最古老的。……世上没有其它像中国一样崇尚文字和学问的国家。接着克莫内斯库女士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胡马尼塔斯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的历史和她与中国文学的首次接触。她说:“莫言的作品涉及到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我们2008年首次出版了莫言的作品《红高粱》,由迪努·卢卡教授(Dinu Luca)翻译,很快就成了《徳尼萨的书架》文学专辑的畅销书之一。至于我本人呢,2007年,胡马尼塔斯出版社文学与小说部成立后,白罗米教授和迪努·卢卡教授来拜访了我,推荐了莫言的书。我读了《红高粱》和莫言的其他小说,发现他是一个把现实主义与幻想及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伟大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文学诺贝尔奖前我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件事,当年出版了由迪努·卢卡翻译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至今已经翻译出版了莫言的五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短篇小说选,《蛙》是由弗洛伦蒂纳·魏山(Florentina Visan)翻译的,《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和《10篇短篇小说选集》是由白罗米翻译的。接着开始翻译苏童的作品。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米》也是由迪努·卢卡翻译。2016年,高德阿姆斯(Gaodeamus)书展上发行了余华的首部小说《活着》,是由穆古列·兹罗迪亚(Mugur Zlotea)翻译的。我认为余华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早在2002年在参加爱荷华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我有机会亲自认识了余华。当时谈到了欧洲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及法国存在主义和法国古典文学对余华的影响。余华的这部小说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
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