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谢芦宾,欢迎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收听新的一期《听众信箱》节目! 今天读取来自我们的朋友范红杰的来信。下面请听一听:
Serban Toader (谢芦宾), 10.04.2025, 14:38

Antena rotativă de la Săftica
“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汉语部《听众信箱》谢芦宾主任及全体编播人员,您们好!
一晃又有好久没有跟你们联系了,非常的想念大家!
不过我还是依然保持着老习惯,那就是每周四晚上通过罗广中文网络收听、浏览《听众信箱》节目内容,有时也在周五午间时刻通过音频收听《听众信箱》和时事述评、文化天地等节目,并时常上网浏览罗广中文网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新闻资讯。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北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并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此次入选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的有:建成天气气候一体化的全球和区域大气模式原型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实现全球气候预测;自主发展的中国气象局区域化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率先建成;融合深度学习、物理约束和数值模拟的一体化台风强度预报方法取得新突破;中国气象局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原创架构天气预报AI大模型实现业务化;第一代‘全链路’空间天气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成;云微物理方案的改进及在天气与气候模式中的应用;跨异构超算的全球公里级气候海洋模拟:LICOMK++ 性能可移植与科学试验双突破;揭示东亚旱涝事件驱动新机制提升多时空尺度预测技巧。
据了解,该项工作由中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牵头组织,成果涵盖数值预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气象卫星、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及时反映出中国气象科技领域前沿和最新进展,自2024年首次发布以来,在全社会引起反响,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助于进一步激励气象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的发布,说明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气象科技发展成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令人鼓舞。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加强气象科技的交流合作和开发利用,团结一心共同携手,让气象科技更多更好地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祝罗广汉语部全体编播人员家庭美满、幸福安康!!!
热心听众:中国浙江省范红杰,2025年4月6日。”
收到了电邮后,我想了想,这位朋友的最早的信件应该是什么时候的 ?我查了我们的信箱就发现他是2016年第一次写电子邮件,当时是参加我们举办过的竞赛 RadiRo。然后还有2017年3月4日的来信:
“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汉语部,全体编播人员您们好:
罗广去年7月末,举办的新的《第三届国际广播电台交响乐团联欢节RadiRo》有奖知识竞赛活动,至今已7个多月了,怎么还没有消息?相信每一位罗广听众跟我会是一样的心情,在急煞SHA1的等待。
如今参加有奖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已成为听众与你们最好的联系和交流,有时参加活动,并不一定要得什么大奖,哪怕你们寄一张广播收听卡QSL,听众也是很高兴的。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短波广播离听众越来越远了,许多国家现都已取消了短波广播或作了时间、范围、内容压缩,短波广播将来对年轻的人来说只能是一份历史,将来‘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许真的会消逝。祝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汉语节目和网站办得更好,更有特色!”
虽然我们很多年没有组织有奖知识竞赛,这位朋友一直跟我们在一起。
我们也继续了短波广播。感谢你,范红杰!
各位听众,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