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圣凯瑟琳和饥饿街区
布加勒斯特都主教教堂丘陵后面的街区虽然毗邻在共产主义时期经历了拆除和彻底改造的“统一广场”,但仍保留了其历史、古老甚至原始的面貌。
Christine Leșcu 和 Roxana Ribu (洛河), 24.06.2024, 14:41
布加勒斯特都主教教堂丘陵后面的街区虽然毗邻在共产主义时期经历了拆除和彻底改造的“统一广场”,但仍保留了其历史、古老甚至原始的面貌。实际上,两个街区的历史和都主教教堂密切联系。安娜·鲁贝利是一位研究员,也是主题为《属于遗产的圣凯瑟琳和饥饿街区》一书的作者。她来概述这个地区的历史:“在都主教教堂丘陵周围的地区,在山脚下,有一座叫圣凯瑟琳的教堂,它曾经是修道院,大约自1650年有历史资料。这就是圣凯瑟琳街区名字的来源,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街区的名字要么来自它们所围绕的教堂或修道院,要么来自所在的贵族家庭的名字命名。如果我们看一下圣凯瑟琳街区的起源,它基本上是由于教堂与民众之间建立的所有产权的长期租赁合同而形成的。基本上,教堂或修道院负责人决定分配其附近的地产。这样就有了一些收入,百姓也有了安身之所。基本上就像一份长期租约,通常为99年,可以在家族中传承,甚至可以出售。”
街区的社会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一代又一代地演变。如果说最初的居民是小商人,那么他们的家庭逐渐由建筑师、音乐家、律师或医生组成。房屋的建筑风格也证明了居民的社会状况。但安娜·鲁贝利向我们讲述了圣凯瑟琳街区房屋的特点,这些房屋大多保留至今:“一般来说就是车厢形式的房子,也就是说房子临街的部分略窄,但后面的一侧比较宽。随着家庭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新的部分被建造起来,添加到临街的那边。这些房屋的底层略高,其装饰证明了决定建造它们的人的财务状况。有些房屋是根据著名建筑师的设计建造的。它们具有独特的元素,例如窗户上边的怪面雕饰。据说, 他们是保护家庭隐私的精灵。有些房子有挑棚,周围环绕着藤蔓或金银花,这是街区和本土壤中典型的植被元素,因为我们靠近都主教丘陵,它曾经是葡萄园丘陵,因为在邓博维察河附近的一个地区稍微容易被洪水淹没,所以土壤非常肥沃。
圣凯瑟琳街区附近有过去称为”饥饿”街区,是1900年之前首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主要有裁缝、鞋匠、肥皂制造商或锡匠居住。这个街区也出现在一座教堂周围,安娜·鲁贝利告诉我们:“事实上,该区构成属于都主教的一个规划,因为它位于都主教丘陵和更东边的圣凯瑟琳修道院之间的边界。该计划旨在让穷人或来到都主教教堂乞讨的穷人去到一座木制小修道院并在那里乞讨。后来, 小修道院被称为“饥饿”或“贫穷”,这就是当时文献中的说法。那么周围地区实际上接受了这种情感意义,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居点发展得很好,一点也不贫穷或饥饿,但它保留了最初的这个命名。” 如今,圣凯瑟琳街区和饥饿街区的小部分房屋业主了解其街区的历史,因为原来家庭的后裔很少还居住在那里。阶层变化发生在共产主义时期,当时房屋被国有化并由许多租户居住。尽管1990年后,它们再次成为私有财产,但如今并非所有这些都由原来的家庭居住。但今天的业主可以从安娜·鲁贝拉的书中了解该街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