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儿童之间的暴力
天真无邪、柔弱、俏皮或害羞的孩子一旦进了幼儿园或学校时,必须走出家庭环境迈上新的道路,开始在稍微大的团体内建立自己的关系。这如何实现呢?孩子要融入一个团体,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或赢得同伴们的佩服要经历何种的变化呢?家长一般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他们只是惊讶地发现现实情况,有时这个现实是喜人的,但有时是令人担忧的,譬如在一个孩子遭受欺凌时。这种骚扰形式在各个社会里都能看到,但罗马尼亚人很晚才开始对这个现象予以仔细的探讨。这方面的首次研究是“援救儿童民间组织协调的一个社会研究。
Christine Leșcu, 07.06.2016, 10:48
天真无邪、柔弱、俏皮或害羞的孩子一旦进了幼儿园或学校时,必须走出家庭环境迈上新的道路,开始在稍微大的团体内建立自己的关系。这如何实现呢?孩子要融入一个团体,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或赢得同伴们的佩服要经历何种的变化呢?家长一般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他们只是惊讶地发现现实情况,有时这个现实是喜人的,但有时是令人担忧的,譬如在一个孩子遭受欺凌时。这种骚扰形式在各个社会里都能看到,但罗马尼亚人很晚才开始对这个现象予以仔细的探讨。这方面的首次研究是“援救儿童”民间组织协调的一个社会研究。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侵犯行为起源于成年人。
下面请听心理学家达亚娜·斯登库良努(Diana Stanculeanu)说:“欺凌行为一般来讲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儿童间的暴力和欺凌与他们在家庭环境里遭受的虐待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家里挨打的孩子,在学校最有可能继续实施暴力和强压,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暴力行为方式,因此更容易接受,而并不告状,就是说,他们成为最理想的受害者。”
因此,从教育心理学家的角度上讲,在一个欺凌的案例里,所有的孩子,甚至是侵犯者,实际上都是受害者。其中一些是模仿在家里看到的行为,通过反复侮辱其他孩子或对其进行身体和语言的骚扰,把他们排除在朋友圈子之外。这种欺凌尽管在小学时就已表现出来,但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中会进一步发展。这也就是“援救儿童”协会协调的研究的作者选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调查。本台记者采访了两位研究作者,一个是心理学家达亚娜·斯登库良努,一个是社会学家奇普利安·格勒蒂纳鲁(Ciprian Gradinaru)。奇普利安·格勒蒂纳鲁说:“有的学生会采取把某个学生排在群体外的行为方式,对他说:‘你别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或劝告其他同学:‘你们别跟他玩儿了’,等。然后发展到对他身体暴力的威胁或凌辱,这种行为可以严重达到破坏该学生的个人财产和对其反复的身体暴力的地步。”
另一种欺凌形式是社会边缘化。对某一学生散布虚假谣言也是个广泛流行的现象,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恐吓活动的受害者一般是“与众不同”的孩子。达亚娜·斯登库登库良努说:“这些孩子的特点不同。有时是他们的外貌,这指的是身体超重、有明显的身体残疾或服装不符合群体标准等。另外还有的孩子因他们的携带品,如小装置、手机、书包等而受欺负。此外还有行为上的差异。有些孤僻、害羞的学生或不太受欢迎的学生也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另一种情形是:最努力认真,学习最棒的学生,即所谓的“书呆子”也可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欺凌行为的另一些受害者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他们在社交和处理感情方面有困难,易哭,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友,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结结巴巴、容易脸红。”
据统计数字,欺凌行为的见证者、受害者和侵犯者做出的声明间也有很大差距。社会学家奇普里安·格勒蒂纳卢说:“让我们首先看被排在群体之外的现象,大约十分之二的学生说,他们把某人排除在他们的朋友圈子之外,或者自己被其他学生排除在群体之外。谈到身体暴力和羞辱,20%的学生说他们反复羞辱另一个同学。29%的学生说其他学生威胁要打他们,另13%说他们反复打某一学生。16%说反复打其他学生。至于受害者,32%的学生说,被其他学生推撞,39%被其他学生轻伤,16%的学生说他们反复挨打,其比例与侵犯者相等。在范围上,75%的孩子承认他们学校里有暴力现象,58%的孩子说,他们班有暴力行为,70%说网上有欺凌行为,50%说,在他们朋友圈内发生这种行为。”
尽管《援救儿童》协会的调查表明儿童间暴力现象广泛且严重,但教育部和学监处却未制定出一项打击欺凌行为的共同战略。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