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1990年6月矿工暴动30周年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在布加勒斯特发生了矿工暴动。首都平民的示威以矿工到来而采取暴力行动达到高潮,这是罗社会在1989年12月革命重新获得自由不到半年向后迈出的一步。这证明刚从专横制度解放出来的社会,在被治愈之前,首先必须与过去的恶魔展开斗争。1990年6月矿工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是为了在反对派面前表示支持救国阵线而第三次被调到布加勒斯特的。
Steliu Lambru, 16.07.2020, 07:41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在布加勒斯特发生了矿工暴动。首都平民的示威以矿工到来而采取暴力行动达到高潮,这是罗社会在1989年12月革命重新获得自由不到半年向后迈出的一步。这证明刚从专横制度解放出来的社会,在被治愈之前,首先必须与过去的恶魔展开斗争。1990年6月矿工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是为了在反对派面前表示支持救国阵线而第三次被调到布加勒斯特的。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对多元民主的仇恨和不宽容的一种表现而已。反对派1990年4月在大学广场举行抗议示威和救国阵线在1990年5月大选获胜后,布加勒斯特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峰。国家机构为驱散1990年6月13日在大学广场举行示威游行的民众,采取的措施引发的暴力行动持续了三天,致使6人死亡、大约750人受伤。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的暴力行动是一个独特的事件。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瓦西里(Cristian Vasile)说:“有的历史学家考虑到这是在共产党政权上台后立即发生的事件,所以这是共产制度在罗马尼亚采取的最后一次镇压行动。我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对的,因为当时采取了的措施镇压平民社会的措施,带有一些在1944年共党一掌权后的历史中的特征。这就可以解释这些做法是在某些政治人士继续占据领导地位和1945年3月后这个时期惯用的行为方式。这指的就是煽动一些平民对另一些平民发起进攻,这也就是1990年6月时任政府所采取的手段。”
有人认为,1990年6月矿工暴力行动是因政府和保安部队无能为力,未能阻止6月13日的抗议示威。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说:“我也倾向于认为,保安部队无能制止混乱。我们如果仔细地分析在6月13日至15日发生的事件,特别是13日那天的事件,因为这是关键的日子,我们就能发现保安部队的弱点,但同时还能看到一些不可解释的因素。到目前保留下来了一些真实的录音,是内务部副部长迪亚曼德斯库将军(Diamandescu)通过电台发出的命令。他告诉他的对话者:‘就像我们决定的那样,要点燃公共汽车。’从这些话中我们难道能得出什么结论?此外,有些证词也一致表明,有关在首都警察大楼的大火并非是示威者点燃的,而是从内部爆发的。另一件不可解释的事情是,数百名警方在不自卫的情况下撤退。”
扬·伊利埃斯库(Ion Iliescu)代表的新政权通过操纵大众试图使政权得以巩固,许多对矿工暴力行动做分析的分析师认为这是对当时事件的合情合理的解释。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说:“大学广场和胜利大街地区发生的示威游行在14日凌晨3点遭到镇压。保安部队控制了局面,逮捕了制造搞混乱的人员。矿工稍晚到来时,被时任总统扬·伊利埃斯库热烈迎接。伊利埃斯库并没试图缓解紧张局势,没有给他们解释说军队和警方已经控制了局面,而是要求矿工占领大学广场。鉴于军队和警方仅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控制局面,这一举动意义何在?总统的这个极为鲁莽的言辞引发了6月14日凌晨和翌日的暴力行动。结果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暴力煽动,并且应受到刑事法的处罚。”
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解释说,1990年6月矿工暴力行动是共产主义思维方式在共产党政权1989年12月垮台后的最后一次挣扎。他说:“为何选择了矿工呢?当时的执政者在6月13日和14日还试图使用其他的工人。我们掌握要求布加勒斯特一些工厂的工人进行干预的一些证词。许多工会拒绝进行干预说,这是一次政治冲突,因此应该恢复公共秩序的并非是工人。看起来矿工是最倾向于接受伊利埃斯库和救国阵线宣传的工人。扬·伊利埃斯库以他没有明确要求矿工前来,而是要求负责恢复社会秩序的社会力量进行干预为由试图进行自我辩护。这对一位国家元首来说,其实是加重罪恶。矿工的所作所为是殴打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带胡子的男人和穿迷你裙的女性。这使得我们想起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的政策和70年代追赶猎取摇滚迷的运动。”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的矿工暴力行动使得罗马尼亚付出的代价是,被国际社会所隔离,主要后果是国际货币组织冻结了与我国签署的贷款协议,使得罗马尼亚无从获得贷款。从政治上讲,1990年的矿工暴动使得罗马尼亚加入欧洲理事会的日期推迟到1993年,比一些前苏维埃共和国的加入要晚得多。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
2020年7月16日:1990年6月矿工暴动30周年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在布加勒斯特发生了矿工暴动。首都平民的示威以矿工到来而采取暴力行动达到高潮,这是罗社会在1989年12月革命重新获得自由不到半年向后迈出的一步。这证明刚从专横制度解放出来的社会,在被治愈之前,首先必须与过去的恶魔展开斗争。1990年6月矿工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是为了在反对派面前表示支持救国阵线而第三次被调到布加勒斯特的。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对多元民主的仇恨和不宽容的一种表现而已。反对派1990年4月在大学广场举行抗议示威和救国阵线在1990年5月大选获胜后,布加勒斯特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峰。国家机构为驱散1990年6月13日在大学广场举行示威游行的民众,采取的措施引发的暴力行动持续了三天,致使6人死亡、大约750人受伤。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的暴力行动是一个独特的事件。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瓦西里(Cristian Vasile)说:“有的历史学家考虑到这是在共产党政权上台后立即发生的事件,所以这是共产制度在罗马尼亚采取的最后一次镇压行动。我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对的,因为当时采取了的措施镇压平民社会的措施,带有一些在1944年共党一掌权后的历史中的特征。这就可以解释这些做法是在某些政治人士继续占据领导地位和1945年3月后这个时期惯用的行为方式。这指的就是煽动一些平民对另一些平民发起进攻,这也就是1990年6月时任政府所采取的手段。”
有人认为,1990年6月矿工暴力行动是因政府和保安部队无能为力,未能阻止6月13日的抗议示威。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说:“我也倾向于认为,保安部队无能制止混乱。我们如果仔细地分析在6月13日至15日发生的事件,特别是13日那天的事件,因为这是关键的日子,我们就能发现保安部队的弱点,但同时还能看到一些不可解释的因素。到目前保留下来了一些真实的录音,是内务部副部长迪亚曼德斯库将军(Diamandescu)通过电台发出的命令。他告诉他的对话者:‘就像我们决定的那样,要点燃公共汽车。’从这些话中我们难道能得出什么结论?此外,有些证词也一致表明,有关在首都警察大楼的大火并非是示威者点燃的,而是从内部爆发的。另一件不可解释的事情是,数百名警方在不自卫的情况下撤退。”
扬·伊利埃斯库(Ion Iliescu)代表的新政权通过操纵大众试图使政权得以巩固,许多对矿工暴力行动做分析的分析师认为这是对当时事件的合情合理的解释。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说:“大学广场和胜利大街地区发生的示威游行在14日凌晨3点遭到镇压。保安部队控制了局面,逮捕了制造搞混乱的人员。矿工稍晚到来时,被时任总统扬·伊利埃斯库热烈迎接。伊利埃斯库并没试图缓解紧张局势,没有给他们解释说军队和警方已经控制了局面,而是要求矿工占领大学广场。鉴于军队和警方仅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控制局面,这一举动意义何在?总统的这个极为鲁莽的言辞引发了6月14日凌晨和翌日的暴力行动。结果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暴力煽动,并且应受到刑事法的处罚。”
克里斯蒂安·瓦西里解释说,1990年6月矿工暴力行动是共产主义思维方式在共产党政权1989年12月垮台后的最后一次挣扎。他说:“为何选择了矿工呢?当时的执政者在6月13日和14日还试图使用其他的工人。我们掌握要求布加勒斯特一些工厂的工人进行干预的一些证词。许多工会拒绝进行干预说,这是一次政治冲突,因此应该恢复公共秩序的并非是工人。看起来矿工是最倾向于接受伊利埃斯库和救国阵线宣传的工人。扬·伊利埃斯库以他没有明确要求矿工前来,而是要求负责恢复社会秩序的社会力量进行干预为由试图进行自我辩护。这对一位国家元首来说,其实是加重罪恶。矿工的所作所为是殴打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带胡子的男人和穿迷你裙的女性。这使得我们想起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的政策和70年代追赶猎取摇滚迷的运动。”
1990年6月13日至15日的矿工暴力行动使得罗马尼亚付出的代价是,被国际社会所隔离,主要后果是国际货币组织冻结了与我国签署的贷款协议,使得罗马尼亚无从获得贷款。从政治上讲,1990年的矿工暴动使得罗马尼亚加入欧洲理事会的日期推迟到1993年,比一些前苏维埃共和国的加入要晚得多。
逸雪(翻译),苏燕(译审)
注意:本文版权仅属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所有,并受国家版权法保护。任何复制,引用及转载需得本电台同意,并不得超过500字,且须在文后注明文本出处及链接网页。